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首页  机构设置  教务管理  专业建设  质量监控  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  下载专区 
 
  教务通知  
 
 教务通知 
 
  教务通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务通知 > 正文
 
教务通知[2013]51号关于2014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补充通知
2013年10月10日 00:00    admin  浏览:

教务通知[2013]51

关于2014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补充通知

各教学单位:

根据各教学单位提交的初稿及论证报告会所反映出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对该项工作做如下补充规定。

一、关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有的目标脱离实际,有的专业直接照搬照抄《本科专业目录》内容,没有体现我校该专业特色。具体模板见附件。

注意:培养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培养要求一定要有相应的教学环节支撑。

培养要求中不得出现考研、考证的相关要求

二、关于实践类教学环节

1.公共实践类环节

序号

课程名称

周数

学分

适用专业

1

毕业论文(设计)

≤14

≤10

全校所有专业

2

金工实习A

4

4

机械类

3

金工实习B

2

2

相关理工科专业

4

金工实习C

1

1

相关理工科专业

2.实习时间与论文时间不可重叠。

三、关于课程设置

1.基础课程模块中大类基础课、学科平台和专业基础模块不必全都开设。

2.无需列核心知识领域,只列出核心课程,且核心课程应与进程表中课程名称一致。内容涵盖《专业目录》中核心课程内容。若核心课程属于基础课的,建议放在基础课模块。

3.针对本专业师资状况,确定专业英语是否需单独设课。

4.专业任选课设置课程学分数为限定选修数2-3倍(视专业学生数而定)。

5.公共课中的考试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等数学A~D、线性代数A、概率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电工学、工程制图(AB1C1)、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6.基础、大类课程选择应兼顾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

7.各别专业缺相应的课程,一定要在论证后添加。

四、关于计算问题

1.第七项各类课程学分分配及毕业要求表格中,学分比例的计算分母是课内教学的学分。学分比例合计应为100%

2.实践教学比例的计算分母为总学分。

3.平均周学时的计算:以课程的学时数/本学期实际教学周数(减去本学期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周)。

附件:培养方案模板

二〇一三年十月八日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评估中心 辽宁省本科教学网 学堂在线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 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复旦大学教务处 南京大学教务处

Copyright © 大连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大街10号    邮编:116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