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首页  机构设置  教务管理  专业建设  质量监控  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  下载专区 
 
  教务通知  
 
 教务通知 
 
  教务通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务通知 > 正文
 
教务通知[2016]81号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总结
2016年12月12日 00:00    admin  浏览:

根据《关于做好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的通知》(教务处发[2016]24号)文件精神,学校于1031—1111日(第10—11周)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本次检查仍采取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以教学单位自查为主,学校抽查为辅的方式,通过听课、研讨、观摩等形式开展工作,全面检查教学工作状况。常规检查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档案、组织期中考试等方面的内容。专项检查为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专题教研活动。

一、总体情况

多数学院能够按照文件要求,组织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并提交了工作总结。多数学院总结整体质量较高,工作方案思路清晰,检查结果具体详实,分析问题透彻深刻。在期中教学检查期间,部分单位还开展了一些特色工作,如经济管理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了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日本语言文化学院组织了日语短剧大赛,英语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召开了学生(师生)座谈会,建筑工程学院安排专业骨干教师赴外校开展专业调研,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邀请校外专家解读工程教育认证指标内涵等。截止到129日,音乐学院未提交工作总结。

1017学校印发《大连大学教学工作量津贴划拨办法(试行)》,要求各单位于117前报送具体分配细则,截止到1129,经管、教育、体育、英语、日语、物理、环化、机械、医学、护理、旅游、马院、生命共11个单位报送分配细则,旅游、生命、建工共3个单位报送情况说明,其它单位未报送材料。已提交分配细则的11个单位中,多数单位的方案做得细致全面,既有对超工作量津贴的计算办法又有对教学奖惩的规定,个别单位的方案稍显笼统模糊,未进行精确测算,欲待年终根据结余情况进行再分配。希望未提交分配细则的单位尽快提交。

二、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档案、期中考试等方面的内容。

1.课堂教学

各单位以落实领导干部听课制度为依托,从教师教学规范、课堂教学秩序、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开展课堂教学检查。多数教师能够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开展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出席率较好,多数单位领导干部在期中教学检查期间完成听课任务。部分单位提出调代课现象依然较多,多数原因为教师参加会议、公出、病假等,但基本能履行调代课手续。个别教师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对课堂纪律疏于管理等问题。学生出席率较开学初有所提高,但听课质量尚待加强,仍存在课堂玩手机、看课外书、睡觉、中途离开教室等现象。

2.实践教学

各单位检查了实验教学计划、实习工作安排落实与运行情况。多数实验课程、实习安排按计划正常开展,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依据《2017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程安排》,各单位有序推进2017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工作,目前各单位已基本完成选题,正处于收集资料、查阅文献阶段,为开题和论文撰写做准备。

3.教学档案

各单位对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文件进行了归档。全校整体情况较好,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已基本形成归档意识,部分单位因办公室人员短缺或场地限制,归档工作未全部完成。

4.期中考试

学校要求授课时数为48学时以上的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应组织期中考试,全校100余门课程以随堂测试、大作业、小论文、案例分析等形式组织了期中考试。经济管理学院在工作总结中详细列出了40门期中考试课程名称和考核方式。通过期中考试,任课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为调整后半学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提供依据,同时从学生的角度也督促他们复习巩固前半学期所学知识,查缺补漏,为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专项检查

本次期中教学专项检查为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活动主题可包括课程建设、考试改革和课程教学文件的研讨与修订、教学改革成果的交流与固化、教研室档案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讨与改进、各环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学习与研讨等。全校22个教学单位共提交了29份教研室活动计划,学校教学督导(专家)随机观摩了其中的22个专题教研活动,基本情况见附件1

(一)教研室专题教研活动概况

本期教研活动的主题除涉及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方面外,还聚焦了教学难点、教学质量、教改研究和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等,活动主题更加贴近教学本质。

部分教研室跟踪教学改革趋势开展相关学习与交流。如:建工学院基础教研室组织学习慕课教学法;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教研室研讨跨境电商课程内容与实习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教学工作建议重要精神,确保下一阶段教学工作按照新要求开展。

部分教研室基于课程发展需求研讨课程建设内容。如信息学院电工电子教研室研讨修订《电工与电子技术》2014版教学大纲时,开展了多项调研(含机械、建工、化工等专业学生对课程的具体要求等)。

部分学院继续保持充分准备、合理设计教研活动的良好传统。如旅游学院、日语学院、法学院、护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本期教研活动中,注重教研活动的前期准备与设计的教研室明显增加,有中心发言的教研活动比例明显提高。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研室活动观摩情况比较,活动主题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切合实际,准备更加充分,设计更趋合理,中心发言与专题发言质量明显提高,教研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具体、有效。总体上,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现状得到改善。

(二)推荐的教研活动模式

护理学院基础护理学教研室注重发现、归纳教师在教学中困惑的问题,通过教研活动积极予以解决。在本次教研活动中,安排每位教师就汇总的10个具体教学问题提前做好相关重点发言,在活动现场大家集中交流、共同研讨、达成共识。教学副院长李文涛现场解决基础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校教学督导现场解答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困惑,最终形成统一认识。教研活动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互相促进的交流平台。

新华临床学院坚持教研活动常态化和规范化。学院教务科有针对性地指导教研活动的开展,医学影像学教研室扎扎实实按计划落实活动内容。本次活动重点讨论了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放射科影像学实习的反馈意见和2016年校教改项目实施情况,经讨论形成系列议案,如调整课程设置中内外科与影像学的课程顺序,增加教改课题中调查问卷的项目与内容等。教研活动在保证教学与教改质量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

美术学院视觉传达教研室邀请学生代表王梦琦等参加教研活动,这一做法值得提倡。教研室将初步形成的专业建设的重点与特色交与教师与学生讨论,与师生达成了紧扣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两个深化五个突出的专业建设思路与内容的共识,并基于此提出了体现专业性、符合学院实际、又有较好操作性的系列建议。教研活动为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两个深化为深化工作室建设、深化与工作室建设无缝嵌入的导师组和课程群建设;五个突出是突出为地方、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果、突出作业专利转化成果、突出大赛获奖成果、突出作品在出版物发表成果、突出在重大媒体上不断传播的成果)。

中山临床学院注重固化教学建设成果。外科学教研室针对TBL教学法和形成性评价等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组织学习与研讨,进一步明确了TBLDOPS概念与实施方法,交流了TBLDOPS应用于临床实践课程教学及评价体系改革方面的经验,对前期专业认证过程形成的教学改革成果予以固化、深化和推广。

(三)本期教研室活动的特点

1.主题鲜明,内容饱满

体育学院术科第一教研室,围绕体操课程建设设计了4个主题发言,从不同角度讨论如何建设精品课。课程负责人丛伟通过报告省精品课程申报材料总结了课程建设现状;书记沙建国就体操教学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如生源变化等交流了意见,还从学校政策、措施方面提出重视教学的建议;教研室主任田军结合教师资格考试改革提出体育教学改革的应对办法;院长郑伟提出体操课程建设成果要突出学生参赛成绩和注重互联网教学资源应用的建议,强调课程改革方向要符合2030健康中国实施目标。内容准备充分、全面。

法学院企业法务教研室,围绕企业法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主题安排了全员专题发言,教研室王爱群做了企业法务人才培养研究与探索工作汇报的主题发言,教研室其他成员就企业法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企业法务人才培养的特点法学专业培养方案(2014年修订)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法务实践教学问题等进行专题发言。研讨深入、全面,教研质量高。

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内容展开研讨,就古代经济、古代政治、古代社会、古代思想文化等内容的教学重点、深度、引入方式和案例等进行充分讨论,提出可行方案。尤其是大家分享的年轻博士如何接地气的讲授,任课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和教师一起思考、以及如何做好教学课件等经验,对新老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注重交流,效果明显

英语学院翻译教研室集中研讨英语口译教学难点。王阿晶老师精心准备了口译现场的应变策略主题发言,从口译现场的突发情况、口译中采用的各种策略等六个方面进行讲解与分析,图文并茂、示例充分,既有正面分析也有错误辨别。发言重点突出、全面深入、富有启发性和应用性。宋文玲、陈艳新和杨子老师针对讲解内容提出问题,高巍院长对争议性问题提出质疑和解析,参会老师在热烈、平等、真诚、认真的氛围中积极研讨。内容针对教学所需,体现较强的专业性,对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有积极效果。

机械学院工业设计教研室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和质量问题进行研讨。通过交流,纠正了大家对相关共性问题在理解方面的偏差,集中解决了管理过程中一些不规范做法,形成了部分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共同拟定了改革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方法和产品设计的规范化要求,如以专利申请代替中期检查环节等。教研活动对规范和改革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有较强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音乐学院键盘教研室着重研讨钢琴课程相关问题,形成了增加钢琴调律课课时,为声乐专业开设钢琴课,调整现有考试模式与内容的新考试方案等明确的意见与做法,有效地改善了教学中的不足。

文学院汉语教研室结合汉字教学枯燥的难点,研讨如何制作即符合教学内容又音画并茂的ppt,发挥多媒体在汉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大家对ppt在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应用ppt直观展示难解释的语言、流行的网络语言等,让原本枯燥的教学富有生气,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做法达成高度统一。与会人员还详细交流了制作高质量ppt的经验,对促进文科教师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有实际意义。

(四)问题与建议

虽然本期教研活动总体好于以前,但仍存在参加人数不足、研讨深度不足和部分流于形式的问题。特别是参加教研室活动的人数少,难以保证教研活动取得成效,如建工学院基础教研室和信息学院电工电子教研室参加人分别为总人数的45%43%,不足一半;物理学院应用物理学教研室、文学院汉语教研室和日语学院基础日语教研室参加人分别为总人数的60%上下。这一现象客观反映了学校在教研室建制、留给教研室活动的时间、对教研活动重视程度、以及形成良好教研活动传统方面存在不足。

学校教学督导(专家)仍然认为学校对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和教研活动开展效果关注不够。建议学校调整对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思路,提高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开展教研室工作的政策保障,激发教研室的活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学秩序抽查

学校督导在第91314教学周对全校教学秩序进行了抽查,集中检查8次,涉及442门课程,多数课堂教学秩序正常,教师、学生上课状态良好。但存在着调课较多且个别未履行调课手续的现象,个别课堂状态欠佳,表现为教师上课教态随意,学生出席率低或上课有睡觉、玩手机现象等,如122日《地基处理》,应到课人数为18人,实际到课2人;1130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到课人数为195人,实际到课50人。具体情况详见附件2

附件:

1.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校教学督导观摩教研室活动情况一览

2.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9、13、14教学周教学秩序抽查情况一览

二○一六年十二月十二日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评估中心 辽宁省本科教学网 学堂在线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 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复旦大学教务处 南京大学教务处

Copyright © 大连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大街10号    邮编:116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