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大连大学“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实现国内一流研究应用型地方大学建设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及《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指导意见》(辽教发[2017]94号),在总结“十三五”期间本科专业建设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大连大学“十四五”期间本科专业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以指导各教学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结合本职工作,践行学生中心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现实基础
(一)基本形势
2018年以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相继召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相继公布,要求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专业是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设置于高等学校的教育基本组织形式,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作为一所市属综合性大学,我们必须以大连市“两先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特色发展引导机制,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停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专业,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引领专业内涵提升和专业结构优化,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现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学校本科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完善了学分制教学制度,通过按大类招生、优秀学生转专业、主辅修制、学生跨校修读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全面选课等制度的建立,构建了一个开放的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不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目前,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育基地、众创空间各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十三五”期间,本科生招生规模稳定,生源质量优良,升学率平均15%左右,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三)比较分析
国家级教学建设项目和教学成果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内涵建设水平。与4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综合性大学比较,我校本科专业数、本科学生规模偏少,国家级一流课程及实践基地、实验中心建设水平居中,一流专业数差距较大,尚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深入,开放办学的主动性不强。
所比较的5所大学均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或博士培养项目单位,除沈阳大学外,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及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明显强于我校,可见学科优势直接影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二、机遇与挑战
(一)国内外形势
我国现有的专业设置源于前苏联模式,与职业相对应,强调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欧美等国家是采用课程组合的形式,注重博雅教育,更为强调符合人的发展需求。近年来,国内外本科教育均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同时满足上述两种需求,但在有限的学制内,往往导致课程数量多、杂、碎。如何做好两种需求的平衡,是地方大学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共同难题。
我校作为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宽口径的通识教育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但如何做好工、理、医药、人文、社科、艺术教育六大学科板块的专业定位和内涵建设,需要我们尊重学科文化、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定位、分类建设,协调厚基础和重实践的关系,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能够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
(二)机遇和挑战
1.发展机遇
学生未来的市场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定位。我国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的工作重点;高等教育已经从大众化步入普及化阶段,“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被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地区繁荣中建功立业,正在成为高校的责任与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及控制,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学校相应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必须与之相适应。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建设是高等教育应对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挑战的战略性选择。时代发展呼唤复合型人才,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建设复合型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提高公选课及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质量,并通过扩大具有第二校园经历的学生受益面增强学生的文化包容性。
当前,大连正处于建设“两先区”和中国(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的关键时期,《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明确建成“亚太对流枢纽”“创新策源中心”“蔚蓝时尚滨城”,为学校发展带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学校作为大连市唯一一所市属综合性大学,本着“城市大学服务城市”的理念,主动与城市融合发展、互动发展,要求我们加强实质性的校企、校地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新专业建设,突出部分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的地方性特色。
2.问题与挑战
在总结成绩、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本科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综合性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与战略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复合型专业不多、不强,基础与应用学科专业定位趋同;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关联度不高,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所涵盖的本科专业不强,学科优势尚未转化为专业特色。尚未形成综合性大学应有的、和谐的学科生态。
(2)地方性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与大连“两先区”建设结合不够紧密,服务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待提升。国际化刚刚起步,与大连的城市定位有一定差距;传统专业比重大,校企协同育人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够深入,对接大连市重点产业的需求度、契合度不高,服务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够。
(3)品牌专业较少。我校仅有7个国家级、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市属综合性大学仍有很大差距。63个本科专业中,约40%近5年无省级及以上各类教改项目及成果,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尚未形成;约40%的专业师资不足,无法形成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
未来五年,全球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量的减少,将使高校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分化也将愈加明显。我校如何突显综合性、地方性优势,以教育的国际化和信息化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必须应对的挑战。
三、指导思想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大连市“两先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原则,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停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专业,以“四新”建设引领专业内涵提升和专业结构优化,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凸显综合性、地方性特色。
四、发展思路(2242)
关注“两个前提”,尊重学科文化、遵循教育规律;突出“两个重点”,科学定位、分类建设;做到“四个回归”,教师向导师、教材向教参、考生向学生、管理者向服务者回归;实现“两个同步”,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同步,符合社会需求与培养合格公民同步。
五、战略目标
(一)发展目标
在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基础上,基础学科专业注重厚基础,应用学科专业突出重实践,聚焦大连创新、大连制造、大连文化、大连消费,将人文、社科、理学、工学、医药、艺术与教育6大学科板块对应专业按照重点建设、稳步发展进行分类建设,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中培育新的专业生长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营造良好的学科生态。发挥学校学科门类全、教师学缘广、生源地多元的优势,促进学科交叉、学术兼容、地域文化交流,拓展学生视野,涵养包容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塑造阳光的心态、健康的体魄、思辨的头脑、大海的胸襟。
立足大连,服务辽宁,面向全国,培养“会做人、能做事,会学习、能创新”,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具体目标
到“十四五”末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增至17000人。新专业建设和传统专业改造并举,建设4—5个符合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新专业,每年招生专业(类)数控制在50个左右,约20%的专业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新增5个国家级专业和5门国家级课程,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应届毕业生升学率达到20%以上,交流学生占全日制本科生比例达到10%左右。
六、建设内容
(一)主要任务
1.推进专业内涵建设。面向国家发展战略、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建立学科与专业联动机制,建设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依托国际合作项目和国际合作机构,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以教改立项为牵动,建设国际化试点专业和协同育人试点专业,支持与大连主导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开展中外合作及校企、校地合作办学。应用学科专业以专业认证为牵动,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践行OBE理念,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长需求。通过“金普学者”人才计划,加大对专业负责人的激励与培育力度,着力打造15个左右品牌、特色专业。
2.深化学分制改革。持续推进按大类招生、培养模式,适当压缩学时学分,提高生均课程门数,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素质拓展的空间。推进以教促学的“领学计划”,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基础、核心课程学习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探索荣誉课程建设机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挑战自我的机会,为在普通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以辽宁省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工作为契机,探索相关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保障对口中小学体育美育教育质量,践行高校服务社会职能。
3.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以评选“课堂教学质量奖”“一流课程”、组织教师教学大赛等为牵动,强化学生中心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巩固线上教学成果,引导教师利用优质课程资源,探索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增强阅读兴趣、养成学术志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机制,完善理论与实践融合、必修与选修结合的教学体系,建设多学科复合、多部门合作的教学团队,强化劳动育人功能。做好教材审核和选用工作,支持高水平专家编写既符合国家需要又体现个人学术专长的优秀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鼓励各专业开展双语、外语教学,开设国际化课程,为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创造条件。
4.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应用学科专业践行OBE理念,以案例、项目、探究、模拟仿真、实践报告和团队作业等形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机制,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基础学科专业营造科研育人氛围,鼓励专业教师将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进取精神。利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发挥大学科技园优势,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在课程建设、教师互聘、实习实训、职业培训、协同创新及技术服务、招生就业等方面与企业进行实质性合作,建设一批共享型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强化工程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建设项目
1.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专业。加强与社会各界合作,发挥多学科优势,依托重点学科或一流专业,做好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建设复合型、有特色的理工农医类新专业,增强服务城市发展的能力,共同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2.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探索未来技术学院、英才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学科实质性复合交叉合作机制,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探索使命性学习(Purpose Learning),打造能够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和有效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
七、保障措施
1.进一步强化本科教育核心地位。不断完善教学评奖的规范化、系列化和制度化,有效发挥教学奖励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修订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激励产出高水平教育教学成果。通过实施科学的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办法,激发教师潜心教学,鼓励学院主动服务社会,促进校企、校地合作,建设品牌特色专业。
2.进一步提高教学服务能力。升级教务管理系统,探索实验课程表系统化管理,优化教学运行流程;改进听评课管理模式,完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3.进一步强化制度落实力度。践行“阳光工程”,不断丰富和完善“延时教育”体系,秉承红色基因,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全人格。落实《教师试讲合格认证管理办法》《本科课程主讲教师梯级任用办法》,发挥新入职教师教学辅助作用,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落实《教研室工作管理办法》《本科专业负责人制度实施办法》《校外实践教学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制度,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打造校内外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