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期末集中考试工作于第19-20教学周进行,即1月6—14日,共7个工作日。全校各教学单位的23150人次学生参加考试,共涉及234门课程,534个考场。为严把考试出口关,教务处联合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分别致全校教师、考生一封信,希望全校师生能严肃考风考纪,共同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在12月17日召开期末教学工作会议上,要求各教学单位认真做好期末监考安排、成绩评定、试卷分析及材料归档等工作,特别提示任课教师要关注平时成绩考核标准及试题内容的科学性与适应性,真正发挥考试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本次考试成立了由校领导、学校督导组、教务处工作人员组成的学校巡考工作组,同时要求各教学单位组建由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巡考组,对全校各考场的考试秩序与组织情况进行巡查。
一、提前考试情况
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等课程继续实行上机考试。集中考试周之前,分别于12月11日、25日,1月3日组织了上机考试,考场安排在日新楼中心机房和明德B座13个机房,考场安排规范细致,组织协调到位,机房指挥调度和管理人员各司其职,默契配合。值得一提的是日新楼建设标准化考场后,考场秩序明显提高。但个别监考教师对机考要求不明确、对机考监考不重视,如12月25日下午明德B座209考场,多数学生没有将考试证件放在指定位置;明德B座101、103、105、110和111考场,监考教师填写黑板信息中的课程名称不准确。
各教学单位组织了部分课程的分散考试,学校督导组重点检查了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的术科考试以及部分学院实验技能测试考核情况。从整体情况看,术科考试管理日趋规范,组织周密,安排有序,多数监考教师按时到位,认真评分,学院组织院领导现场巡查考试情况。但部分实验技能测试考核不规范,如12月18日,信息工程学院两门课程未按上报考核计划进行,更改后的信息也未及时通知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医学院两门课程缺少本学期实验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和考核成绩评分表;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一门课程缺少考核评分细则。
二、1月6日考试情况
1月6日是本学期期末集中安排考试的第一天,共有8258人次学生参加考试,涉及72门课程,其中包括《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共分布在7个教学楼的193个考场。
(一)总体情况
今天共有4个巡考组8名督导员和教务处部分工作人员分赴校内各个考场检查考试安排和考场秩序,各教学单位也都派出了由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的巡考队伍,检查本单位学生的考试情况。从领导及各级巡考人员的反馈情况看,学校期末考试工作整体运行良好,考试安排、考场管理、人员配备等考试管理的各个环节严谨细致,考场秩序井然,考风考纪情况良好,多数考场卫生干净整洁,监考教师基本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考生能够遵守考场规则,认真考试。
(二)存在问题
1.个别考场监考教师工作不规范
上午敏学楼206考场,有1名监考教师在批试卷;上午勤学楼209考场、下午乐学201考场,分别有1名监考老师在看手机;下午敏学204考场,1名监考教师未佩戴监考牌。
2.个别考场黑板上考试信息书写不完整
上午敏学楼104、博学223考场,下午乐学楼201、301、401;博学401、506、523考场;敏学201考场,监考教师未在黑板上注明专业班级和考生人数等考试信息。
3.部分考生未携带考试证件或未将考试证件放置在书桌上备查
下午日新201考场有5名学生未将证件摆放在书桌上,其中2名考生未携带任何证件参加考试。
三、学生违纪和作弊情况
(一)提前考试有1名学生发生违纪行为。具体是:
1.国际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7级2班学生邵**,男,在2020年1月2日《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xpert Practitioner》考试中,随身携带资料,被监考老师发现。该生行为已经构成考试作弊行为。
(二)1月6日考试没有学生发生违纪和作弊行为。
上述行为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教务处
2020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