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任务落实采取网络与纸质填报相结合的方式,教务管理系统将于9月19日至9月23日开放,请按照《大连大学排课及调课管理办法(2014年制定)》规定,认真做好该项工作。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一、合班原则
1.以学生所在学院内部合班为主,学院、专业一览表见附件1。
2.文科类通识教育课程/基础课程教学班型原则上不少于120人。
3.理工类通识教育课程/基础课程教学班型原则上不少于90人。
4.计算机类课程上机班型为60人。
5.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班型原则上不超过100人。
6.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不与其他学院合班安排课程。
务必请认真确定班型,一旦生成课表,将无法拆班或合班。
二、教学任务安排
1.依据《大连大学本科课程主讲教师梯级任用办法(2018年修订)》,各教学单位应优先安排教授、副教授授课,再安排讲师授课。教授、副教授每学年应完整承担至少2学分的本科课堂教学任务(不含实验、实习、实训及课外实践),教授要为本科生主讲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2.各教学单位要充分考虑教师进修、休产假、挂职锻炼、培训等可预见性事件,无法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请勿安排任务。
3.为有效利用教室资源,要求1至8周结课的课程,必须有同一行政班的9至17周授课的课程进行对接,排课过程中将把这两门课程安排至同一节次,否则按1至17单(双)周排课。
三、教学任务录入
首先进入教学计划管理—教学任务落实—主修专业任务落实,勾选预落实的任务,单击该条任务
1.教学班组成:点击右侧“>”,即可勾选行政班;
2.教学班名称:此处不用填写,落完教师系统会自动生成;
3.任课教师:点击右侧“>”,输入教师姓名或工号点击查询,勾选该教师,点击确定。若该门课程由多位授课教师共同担任,则勾选教师之后,设置成绩录入教师。
4.场地类别:需准确录入课程所需的教室类型(“多媒体”、“实验室”、“机房”、“功能室”等)。请网上安排任务时在“场地类别”一栏中选择相应的教室类型。不需要教务处统一安排教室的实验课,应在纸质任务书注明授课地点。理论课中包含实验学时的课程需注明实验课排课需要的教室类型,否则将统一按照理论课排课。若课程需功能室等特殊教室,需在纸质版教学任务书中标记楼名称+房间号。
5.是否选课:选择“是”。
6.不排课标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排课”或“不排课”。
7.实践类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至少录入一位教师姓名、明确起始周次,不需要编排入课表的实践环节教学任务务必在“是否排课”一栏选择“不排课”,特别注意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需在纸质任务书备注起始周次;课程中如含有实验(上机)环节需同时落实实验(上机)环节教学任务,否则课表生成后不能补充录入实验(上机)信息。该环节请认真确定合班信息,避免行政班重复或遗漏。
注:含有实验(上机)环节,落完理论学时之后,点击其他学时安排右侧的“>”,可落实实验(上机)部分,其中“授课类型”选择“实验”。
使用新版教务系统落实教学任务,具体操作步骤详见附件2《落实任务操作指南》
四、教学任务报送
教学任务网上录入完成后,各教学单位按以下流程打印教学任务书:教学计划管理—报表打印—教学任务通知书—输出Excel—开课学院教学任务—选择学年学期—点击查询—点击导出。打印出的教学任务书需填写“教师签名”、“合班意见”(注明合班情况)、“教室类型”三项,分管教学副院长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报送教务处教务科存档。报送教学任务书时间待恢复线下教学再另行通知(上次落任务的任务书和本次任务书一并报送存档)。
五、注意事项
1.专业任选课程选课人数需达15人方能开课,请务必提前做好该类课程的预选工作,未达开课人数要求的课程请勿录入任务,以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2.专业方向课程任务落实前需做好学生分方向的学籍处理工作,请各教学单位将专业方向名称、对应的学生名单和学号汇总后于9月16日下班前提交教务科赵老师处理。
3.修读时间至少为两学期的跨学期课程(同一课程代码)仅在登录成绩学期落实教学任务,否则易造成学生有选课数据无成绩的问题。
4.避免教学任务落实遗漏。在任务落实后的“未落实”界面中除确认不开的任选课,其它课程均需落实教学任务,需特别注意授课对象非本院学生的必修课程及限选课程,否则将产生“漏课”现象;在“部分安排的课程”界面需认真核对行政班是否有遗漏,否则将产生“漏班”现象。未落实的课程在课表中无法体现,将无法生成选课数据及登录成绩。
5.因影响排课的因素较多,请教师勿在教务系统及纸质版任务书中做具体上课时间要求。因新版任务书目前尚未确定,故“教师类别”或其他方面有特殊情况,需提交纸质版情况说明,否则按系统内落实任务排课。
为保证工作质量,排课期间教务处不接受教师的个人申请,敬请谅解。
附件1:大连大学学院、专业一览表
附件2:落实任务操作指南
教务处
2022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