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做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相关工作的通知》(教务处发[2021]26号)文件中关于“专项检查”的要求,学校本科教学督导专家组对物理学院、环化学院、机械学院、建工学院、生命学院和信息学院的11个教学实验室(中心)相关材料的归档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提高教学单位对教学实验室(中心)档案建设工作必要性的认识,明确档案材料的归档要求与规范,在查找不足的基础上促进档案建设工作。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概况
1.检查指标
督导专家组依据《大连大学教学实验室管理规定》中第六章“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及整理和档案管理”要求,按照体制与管理、实验室任务、仪器设备管理、实验队伍、环境与安全和管理规章制度6大类涉及的内容,构建了53项检查指标,形成了归档材料目录框架。
2.检查内容
依据实验室档案管理三要素,考察其档案管理人员设置、归档材料目录建设、档案专用场地设置等情况;各教学实验室(中心)在目录框架下近5年(2015—2016第二学期起)的材料归档情况。
3.检查结果
档案管理:(1)各学院或实验室(中心)均默认有档案管理人员,或专人负责、或多人分别管理;但在实验室管理或实验队伍相关材料中没有体现,对“有专人管理”的事实缺乏支撑。(2)归档材料总目录建设处于基本框架阶段,多数实验室归档材料目录内容基本空白。(3)各学院或实验室(中心)均设置了房间或文件柜作为档案专用场地,以集中或分散的形式管理;但档案专用场地普遍存在缺乏标识或标识不清楚、不规范等问题。
材料归档:(1)比较6大类材料的归档情况,实验室任务大类中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大纲、教材、实验项目、课表、日历、考核、实验报告等材料相对完整。(2)其它项目如设备台账、实验队伍基本情况、实验室房间面积统计、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以及实验区域常规与特殊要求的标识与制度上墙等,只呈现了一个版本的材料,未体现档案材料情况变化的要求,即还需归档多个版本材料体现动态变化。(3)关于实验室(中心)简介、建设历程、体制与管理制度、队伍成员岗位分工、取得成果荣誉等材料,目前明显归档不足;但这类材料客观存在,能够通过收集与补充尽快完善。(4)关于实验室规划、计划与总结,实验教学研究、改革、教学监控与反馈,实验队伍建设与培训,适用于不同实验室的个性化岗位职责、管理细则、工作流程等,以及实验室结构图等材料,多因未开展相应工作而空白,只有通过工作的开展与留痕才可完成归档。(5)各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材料归档情况明显好于专业实验室。
示范典型:物理学院的物理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有较完整的归档材料分目录,在材料归档与档案管理方面具有示范作用;信息学院各实验室(中心)归档材料总目录的完成率相对较高;环化学院的实验教学材料由学院教学干事负责归档,档案管理规范、有序,建议推广;建工学院实验室(中心)通过检查明确差距,及时到物理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等取经学习,值得借鉴。
二、建议
以实验室(中心)相关材料的档案建设为契机,促进实验室(中心)管理水平的提升;发挥实验室建制应有的功能,自主开展完善6大类工作;实验室(中心)主任、专职实验人员应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通过自查材料归档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强化管理、开展建设。本学期重点完成实验室档案目录建设,实现已有材料的收集与补充,制订空白材料的工作开展计划,完善档案管理;其他未被检查的实验室(中心),应按相同标准与要求启动该项档案建设工作。
本科教学督导专家组
2022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