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首页  机构设置  教务管理  专业建设  质量监控  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  下载专区 
站内搜索:
 
  教学成果  
 
 规章制度 
 教学改革 
 教学成果 
 精品课程 
 
  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研究 > 规章制度 > 正文
 
大连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11月22日 10:27      浏览: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落实培养方案、达到培养目标、完成毕业要求的重要保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本科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教育方针和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一切根本标准,建设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本科课程,形成具有专业特色、学科特点的本科课程体系,构建具有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建设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开展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课程科学评价,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构建多类型、多样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特色、学科特点的示范性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一流本科课程,以带动学校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主要举措

1.做好课程建设规划以新理念引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把握课程建设现状,注重课程育人实效,结合专业特色及学科发展方向,吸收国内外优质课程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系统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的研究及改革,制定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鲜明、思路明确、措施可行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规划方案。

2.构建科学课程体系。立足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优势特色,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强化五育并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完善特色个性化发展课程,科学合理设置各类课程及学时、学分比例,注重课程的前瞻性、知识的系统性、结构的严谨性,增强育人效果。

3.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所有课程要明确课程育人目标,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融合,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4.贯彻落实OBE理念。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人才培养理念,围绕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合理设置课程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达成整体设计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课程考核、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等内容,确保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

5.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以“两性一度”要求,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注重将学科前沿知识、产业发展前沿、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入课堂,推动课程教学内容迭代更新。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围绕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为代表的学科交叉和前沿领域,教学内容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

6.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聚焦课程目标达成度提升,注重教育信息技术赋能教学模式创新,深化研讨式、启发式、项目式、案例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改革,实现“四个转变”,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7.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的评价导向,建立灵活多元、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记忆性考核向综合评价转变。推进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多种形式考核,明确支撑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并将评价结果分析用于课程教学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质量保障机制,确保课程教学目标达成。

8.科学选用课程教材。健全教材管理体制机制,从思想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等方面,对教学大纲中指定的教材及参考资料进行审核把关,优先选用近三年国家出版的优秀教材、规划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高水平的自编特色教材,涉及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的课程必须选用由教育部、中宣部组织编写的“马工程”重点教材,确保政治合格、水平一流教材进课堂。

9.完善课程材料建设健全课程建设资料,包括素材库,多媒体课件,课程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资料;有关学术资料;实习、社会调查的计划与总结资料;学生有独创性的作业、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资料;部分调研、课堂教学观摩赛等方面的专题性资料或总结等。同时,搜集与教学相关主要参考材料,如各级各类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等材料、参考书、习题集、实验指导、实习指导、外文读物以及有关声像资料等。

10.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立体化教师培训体系,通过国内外访学、单科进修、专业实践、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增强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实践能力,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加强学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全覆盖,教师全员纳入基层教学组织,强化教学研究,定期集体备课、研讨课程设计。加强教学梯队建设,建立主讲教师负责制,发挥好“传帮带”作用,注重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逐步形成一支政治思想觉悟高、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富有协作和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学队伍。

11.加大课程信息化支撑条件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做好支撑条件建设。加大智慧教学平台、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和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力度,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应用与共享,支撑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课堂内外的全场景高效教学,促进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推进传统教室升级改造,加快建设智慧教室,提升信息技术服务课程建设的能力。

12.建立健全奖励机制。以教学贡献为核心内容,强化考核评价,制定激励政策。依托学校“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统筹利用市财政和金普新区财政经费支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加大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投入力度。加大教育教学成果的奖励力度,鼓励全校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激励在课程、教材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高质量成果的产出量。开展“教学育人奖”评选,激发广大教师回归教学、专心育人,树立优秀典型,加强示范引领,营造重视本科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良好氛围。突出教学业绩、教学成果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绩效分配、评优评先中的比重,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四、实施保障

1.强化工作考核。跟踪获批各级各类课程建设类项目,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情况和建设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将学院推进课程建设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学院相关绩效考核评价。

2.提供支持保障。学校对获批的各级各类课程建设类项目提供经费资助,持续建设3~5年,学校定期跟踪检查。对于工作开展突出的学院和优秀课程给予奖励。鼓励各学院设立专项经费,为课程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原《大连大学课程建设实施方案》(2002年制定,2018年修订)废止。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评估中心 辽宁省本科教学网 学堂在线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 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复旦大学教务处 南京大学教务处

Copyright © 大连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大街10号    邮编:116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