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首页  机构设置  教务管理  专业建设  质量监控  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  下载专区 
站内搜索:
 
  专业建设  
 
 规章制度 
 专业设置 
 培养方案 
 专业评估 
 课程建设 
 
  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业建设 > 规章制度 > 正文
 
大连大学“十三五”期间本科专业建设规划
2019年01月14日 14:39      浏览:

为贯彻落实《大连大学“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精神,实现建设全国一流教学研究型地方大学的奋斗目标,我们在认真总结“十二五”期间本科专业建设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编制了《大连大学“十三五”期间本科专业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以指导各教学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结合本职工作,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现有基础

1.“十二五”发展历程

“十二五”期间,学校本科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数由13000余人增至15000余人,专业数由49个增至63个,2014年全面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建立了“专业预警及调整机制”和“专业负责人制度”,先后投入了6000余万元用于教学实验室建设,建设了30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初步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建立了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和弹性学习年限制度,与时俱进地制(修)订了《本专科对外交流学习课程认定及学分互换管理暂行办法》《少数民族学生课程成绩及学位审核管理办法》等与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于2011级新生起开展全面自主选课工作,自2012年起陆续建设了40余门“新生导航课程”,19个专业设置了“顶峰课程”,践行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课程及教材建设等方面成绩均居省内高校前列。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汉字的传统文化解读》《宇宙探索与发现》《四大名著与传统文化》等3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称号,“大连大学—奇瑞汽车(大连分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入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小学教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新编汉日日汉同声传译教程》《大学物理实验》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学校注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与境外100余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的基础上,陆续选派18个专业的优秀学生赴台湾、日本、丹麦、美国等多所大学交流0.5—1年,接纳北方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优秀学生来我校访学;25个专业建立了实质性的校—校、校—企等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经管、法学、外语类等7个双学位辅修专业稳定招生。实施了“大学生创新教育百千万工程”,积极探索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创造校园、国内、国际、网络等全方位的成长环境。学校相继有14个专业进入一本批次招生,招生地域覆盖全国30个省份,生源质量日益提升。我校学生考研率达到了10%以上,其中考取985、211高校的人数占考取人数的比例达70%以上。学校不断巩固和拓展就业市场,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优秀水平。

2.主要经验

回顾“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制度建设是关键,队伍建设是根本。

(1)以制度建设促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们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通过搭建各级各类研讨平台,增强教师和教务管理者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形成了“发现问题、反思、学习、整改、提高”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地制定(修订)了本科教学规章制度70余个,完成了新版《本科教学管理文件汇编》《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材料汇编》,形成了“依法、依规、依程序办事”的氛围,努力让师生感受到公平正义。组织召开了全校性的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研讨会4次,邀请了校外教学专家近20人。还建立了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系统,旨在通过对教学单位各单项指标工作情况的统计公示,客观、准确、真实地反映学院与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基本状态,引导学院凝炼优势特色,发现不足,及时整改,用“治理”超越“管理”。

(2)以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十二五”期间,除重新组建了校院两级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督导等专家组织外,还建设了本科教学专家库,组建了专业负责人队伍,扩大了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出台激励机制稳定了教务干事队伍,并定期召开研讨会,充分听取大家对本科教学管理及相关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至相关环节,整改、调控、不断完善。这些队伍既是本科教学工作的监督、指导者,又是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宣传者,更是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者。通过队伍建设,增进了彼此的沟通、理解和尊重,强化了主人翁意识,完善了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比较分析

1.“十二五”与“十一五”主要指标对比分析

同“十一五”比较,我校“十二五”期间在国家级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类项目及省级教学成果方面取得突破,综合优势和地方特色凸显。

2.与国内同类综合性大学比较分析

与5所副省级城市综合性大学比较,我校尚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远远落后于杭州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和青岛大学。这3所大学均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及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明显强于我校,由此可见学科优势直接影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3.优势与不足

与上述5所学校相比,我校有2个国家级校内、外大学生实践基地,即“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大连大学—奇瑞汽车(大连分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体现了综合性和地方性的优势。此外,同“十一五”比较,我校“十二五”期间国家级精品类课程实现了零的突破,而同其他学校相比,我校主要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上优势明显,该类课程为通识教育类课程,这既受益于人才强校战略,也是我校综合性大学优势的体现。

但同时,我校尚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与本科教学层面缺乏辐射面较广的国际合作、校企协同育人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密切相关。而我校尚无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该类课程多为基础、核心课程,这与我校“十一五”期间无国家级精品课程、对基础及核心类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重视不够、教授承担基础及核心课程主讲任务比例不高等因素有关。

三、发展机遇与挑战

1.发展机遇

学生未来的市场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定位。时代在进步,互联网的普及,“一带一路”及《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实施,“亚投行”的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落实,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将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学校相应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必需与之相适应。从《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可以发现,多数领域都是跨学科、跨专业的系统工程,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并熟练运用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亚投行”的建设,更是要求从业人员除具备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相关知识外,还需要对沿线及相关成员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把握。时代发展呼唤复合型人才,要求我们必需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办好复合型专业,提高公选课及双学位、辅修专业的质量,并通过扩大具有第二校园经历的学生受益面增强学生的文化包容性。

大连作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发展国家级新区—金普新区战略新兴产业,必将带动区域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高教强省”、“教育强市”战略的深入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增长,我校作为地方高校必将在大连“智慧化城市”建设及金普新区战略新兴产业的新一轮发展中获得难得的机遇。要求我校相关专业加强实质性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部分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的地方性特色。

2.问题与挑战

在总结成绩、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本科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专业的校内、校间同质化严重,综合性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地方性特色不明显,国际化刚刚起步。我校还有一批亟待改造的传统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品牌、特色专业不多。如参与省专业综合评价的31个专业中,我校仅日语、英语2个专业位列前20%;63个本科专业中,约1∕3近5年无省级及以上各类教改项目及成果,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尚未形成;近20%的专业师资不足,无法形成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

(2)教学模式和方法方面

教育理念更新不及时,仍以大班授课为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教学质量不高。一些教师教学研究意识不强,教学内容优化整合不够,优质教学资源利用与建设不足。教授承担基础、核心课程主讲任务比例不高,缺少课程负责人制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尚未很好的落实。

(3)实践教学方面

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无专职实验教师,理工类专业实验技术人员不足,导致实验室开放及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建设等实验教学改革难以实施。应用型专业双师型教师不足,高质量、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基地不足;毕业实践环节质量标准相对单一。

未来全球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量的减少,将使高校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分化也将愈加明显。我校如何突出综合性、地方性优势,以教育的国际化和信息化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四、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基本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凸显综合性、地方性特色。着力培养“会做人、能做事,会学习、能创新”,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及国际视野、民族自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主要目标

关注“两个前提”——尊重学科文化、遵循教育规律;突出“两个重点”——科学定位、分类建设;做到“四个回归”——教师向导师、教材向参考书、考生向学生、管理者向服务者回归;实现“两个同步”——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同步,符合社会需求与培养合格公民同步。

五、建设内容

1.关键绩效指标

本科专业由内涵、外延并重向内涵建设为主过渡,每年招生专业(类)数控制在50个左右,约20%的专业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能够参与2次小班型、研讨类教学,听到更多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保证毕业生对核心课程的满足度达到80%以上。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和考研率达到50%以上。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

2.内容与举措

(1)以专业外延控制促进专业内涵建设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完善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停招、减招招生就业困难、师资等条件不足或办学质量不高的物理、数学、环境等专业,合并同质化严重的专业,集中资源建设品牌、特色专业。实施《大连大学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体现“分类建设”思路,坚持“扶特、扶强”原则,确保20%的专业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学校定位和特色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结构。

提升传统学科专业内涵。结合社会发展新需求、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科学研究新成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专业认证和评价促进教育观念转变和课程体系改革,逐步启动工程教育及会计学、法学等专业认证工作,带动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逐步与国际接轨。依据各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完善校—校、校—企、校—地育人机制,促进培养目标协同、教学团队协同、资源共享和管理协同。以扩大学生第二校园经历受益面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合作办学,拓展外语、经管、医学、艺术类等专业学生**交流规模,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增强学生的文化包容性。

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逐步建立部分课程基于网络管理的灵活学习制度,不断提高法学、经管、外语类双学位、辅修专业教学质量,探索建设教师教育等双学位、辅修专业,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

(2)推进基础、核心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学校将整体推进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平台建设、立项、培训等工作,鼓励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校内校际共享、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在线课程应用,鼓励采用PBL、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及辅助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向导师回归、教材向参考书回归、考生向学生回归”。

加强“思政”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及人文、艺术、创新创业类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考核办法,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文化、提高素质、拓展视野、健全人格的通识教育课程。

推进核心课程小班化、研讨型教学。开展卓越课程试点工作,以“小班型、内容新、模式多”为特点,运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项目学习等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切实提高学科平台、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

加强外语或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鼓励信息、金融、生命科学等发展迅速、国际通用性强的学科专业核心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开展外语或双语教学,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使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需要。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启动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重点培育基础医学、文科综合、化学基础、土木工程等实验实训中心,使其达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加强对物理、电工电子、机械、生物、医学类等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宣传力度,完善资源共享与开放机制,更好地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培育生物、护理等实验中心冲击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加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与金州新区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合作,探索校企、校地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的途径与方式,聘请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业就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建设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工程训练中心和综合性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凸显地方性特色。

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建设。改革毕业论文管理办法,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引导各教学单位科学定位,加强符合学科特点和教育规律的特色制度建设,促进综合性大学多学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六、保障措施

1.完善政策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教师培养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和高效的服务,促使教师向导师回归、教材向参考书回归。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渗透不同的学科文化,促进考生向学生回归;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导向正确、科学有效、简明清晰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健康成长。建立健全学校、学院两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原则上每年召开1—2次校长办公会议专题研讨教学工作、每学期召开1—2次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协调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制度、主讲教师梯级任用制度及教学督导制度,保证新入职教师担任1—2年助教、提高教授主讲本科基础及核心课程比例,探索学院层面建立基础、核心课程负责人制度。组织校级教学名师奖的评选工作,加大对教学一线优秀教师的奖励和宣传力度。

2.建立保障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探索建立按专业类招生机制,不断完善《大连大学本科专业预警及调整机制实施方案》,继续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状态数据》公布工作,改革教学工作量津贴划拨办法,逐步建立与招生就业、资源配置、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挂钩的经费投入机制,构建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引导教职员工关注人才培养的5个核心维度,即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办学条件支撑度、质量监测保障度、学生和用户满意度,并将其贯彻至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促进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同步,符合社会需求与培养合格公民同步。

3.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构建高素质的研讨型课程助教队伍,增设研讨型教室、现代化教室和中小型教室。加强与金州新区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合作,创新资产管理、运营管理模式,建设服务于工科学生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的、开放共享的工程训练中心。建立实验教学评估制度,强化安全、环保意识,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实验室建设论证,完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跟踪机制,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4.拓展交流渠道,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灵魂和生命,是学科成员所共有的对学科的价值认同、规范遵守和思维偏好。学校通过建立“1+1“(1个研讨主题+1系列工作安排)教学工作会议模式、教研活动安排、学科交叉融合类课程建设及学生工作室、社团、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等,推进校、院两级教学研究机制的建立和学院特色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搭建不同学科专业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沟通、交流的平台,使之尊重不同学科文化,促进学科生态和谐;促使教学管理者换位思考,向服务者回归;使专业负责人能够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拓展学生多元文化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学校将有计划地组织教学管理人员交流学习、考察、访学等,使之及时掌握国内外高等教育前沿动态,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逐步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学管理队伍。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评估中心 辽宁省本科教学网 学堂在线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 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复旦大学教务处 南京大学教务处

Copyright © 大连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大街10号    邮编:116622